马琳李雪芮汪鑫...为何膝伤的女选手比男选手多?

来源: 爱羽客羽毛球网 2021-06-07 10:08:27 19 人参与
西安体育学院教授谈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

本文来自爱羽客特约作者:苟波

前几天看到马琳因为左膝十字韧带撕裂,需要手术,放弃东京奥运会的消息后,还是挺让人遗憾的。近些年来,因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损伤不得不退赛,退役的知名羽毛球运动员为数不少,上网随便一搜,就能找到不少。比如:

 2010年:王琳(2010的常州大师赛,左膝前十字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断裂)

 2011年1月:皮红艳(法国,左膝前十字韧带断裂)

 2012年12月21日:王琳(全国锦标赛,王琳第三次受伤,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 2012年:佐藤冴香(日本,左膝前十字韧带断裂、半月板受伤)


 2012年8月4日:汪鑫(伦敦奥运会,右膝前十字韧带断裂)

 2015年:吉希奴•桑亚尔(印度男子羽毛球运动员)。


 2016年8月18日:李雪芮(里约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左膝前十字韧带断裂)。


 2019年1月:马琳(印尼大师赛,右膝前十字韧带撕裂)

 2021年5月:马琳(左膝十字韧带撕裂)

说到羽毛球运动员前十字韧带损伤,网上相关介绍很多,从解剖、发病原因、治疗和康复都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的内容看看。我只是对羽毛球圈子里与前十字韧带伤相关的一些内容进行一点分析,和广大羽友交流一下:

十字韧带是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膝关节内有前、后十字韧带(又称交叉韧带),膝关节不论伸直或屈曲,前后十字韧带均呈紧张状态,前十字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前移动,后十字韧带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

通常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是由于膝关节强力过伸或强力外展时导致(羽毛球比赛中,多数情况是强行起跳打头顶球,单脚落地时,膝外展位受伤)。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在羽毛球圈,事实上还是女性运动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运动员)。

一般而言,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专项技术要求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损伤易发部位及专项多发病。羽毛球运动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腰和膝。

主要原因是:

1.运动项目的特殊要求(专项动作特点会导致薄弱部位更容易在大负荷、高对抗情况下受伤)。

2.身体某些部位存在一定的生理解剖弱点(膝关节稳定性差,在跑跳过程中,在完成屈曲缓冲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旋转、内外翻等复合动作时,更容易受伤;尤其是女性骨盆相对男性宽,大小腿形成的夹角更大;肌力相对弱等原因)。

常规教科书中总结的运动损伤原因有:

1.对运动损伤不重视


对多数人而言,包括运动员,没受伤的人永远会觉得损伤是别人的事,很难重视起来。

2.训练水平不够(体能、技术、心理等)

本来损伤无非是导致损伤的“破坏力”大于自身的“防御力”,通常增加体能,主要是力量、柔韧、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本体感觉等训练,对预防损伤会大有裨益。但运动员永远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即便身体素质强如马琳,也会有自己的天花板,超过可控范围,一样会受伤。

3.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王琳之前,大家听说羽毛球运动员十字韧带断的有几个?我是没印象,但这之后国内外普遍增多,有人可能会解释为现代女子羽毛球打法变化,对抗更激烈,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更高。其实我在考虑,是不是训练方面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尤其是体能训练在国内外大行其道之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为此也和圈子里一些队医交流过,但这个事情一是插不上手,二是也没有条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所以到现在我也没办法给出一个准确的解释。但有地方队专业老教练跟我聊天说起过,他多年来给女队员训练,主要还是用传统、经典的力量器械训练,如杠铃、哑铃。

核心训练,功能性训练这些新兴方法,他也学习,但只是补充,不是主体,反正他几十年下来,手上没有女运动员前叉断裂的,而且进到国家队的也有不少。

4.运动参加者的生理(形态、机能)、心理(自负、焦虑等)状态不良


我的看法是:运动员术后重返赛场,很少有运动员能重返巅峰的,除了生理上的恢复不足,更多是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抹去。

5.场地(硬、湿滑、不平、规划不合理等)、器材、保护用具、服装不符合卫生要求以及不良气候(大雨、高温、低温、高原等)等

汪鑫的伤最让人生气,地面有汗,她请求裁判擦地,裁判认为她有意拖延比赛,不同意,结果直接受伤,外战女皇从此退隐。林丹比赛中也有过类似情况,工作人员不擦,人家自己拿个毛巾自己来擦,或者自己动手拖。

从损伤预防来讲,选材、运动模式检查还是非常重要的,功能性动作的不正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运动员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发现身体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预防性的功能锻炼,也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重点是基本运动的控制、稳定性、平衡性、灵活性等表现,如果有代偿动作模式,就可能会导致损伤发生。因此,定期体检,了解运动员的全身健康状况,尽早发现易患病、受伤因素非常重要。健康检查的内容有:一般史、运动史、体格、机能(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等)、素质和运动模式检查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一些预防要点有:热身、牵拉练习、整理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健康教育;环境安全;适合的运动装备等等。

避免运动中的所有伤害是不可能的,但有效的损伤预防策略可以减少损伤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如力量,耐力和本体之间的平衡的训练计划已被证明能减少足球、手球、篮球的运动损伤(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的发生率28-80%。美国曾经推行过“ACL预防项目”,设计了一套ACL功能训练方法和计划,损伤率下降50%。

运动员ACL术后重返赛场的时间大约在术后6~9个月。研究证实,大多运动员(65%~88%) 能在一年之内重返运动,一般再断率在0%~13%,多数再次损伤发病率在3%~9% 。研究认为,ACL重建术后6~9个月是ACL再次损伤发病率最高的时间段,术后9个月后参加对抗性的运动则可以大大降低损伤的发病率。

不管怎么,古训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还是预防为主,建议广大球友,在打球之余,抽点时间,做点预防伤病的功课,这样才能开开心心一直打到老,也希望大家能一直健康地活跃在羽毛球场上。

本文系爱羽客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爱羽客用户规范:抵制辱骂

优秀原创稿件、个人简历投递通道:tougao@aiyuke.com

我要发表评论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精选观点论
  • 陈雨菲:关键分有点着急了
  • 全英菲没让人失望,加强了进攻击败了山口都是这次全英 的收获。决赛惜败小安稍有遗憾,决胜局17平后小安加速明显,雨菲没能顶住还是体能和速度有差距。巴黎奥运小安正是最佳年龄,国羽女单必须在技战术上有所突破才能一战。
  • 全英赛国羽2冠2亚收官!李诗沣首次参赛即夺冠
  • 男单最让人激动了!恭喜恭喜恭喜你🎉🎉🎉
  • 明天决赛的关键是?阿山:睡好觉
  • 这是一对赢了中国队但我恨不起来的组合,太强了
  • 陈雨菲:抱着学习的态度对阵山口茜
  • 我看很多人都说现役女单是三巨头时代(山、菲、安),我倒是不这么认为,现役就是山口独一档,其他人是追赶者~不过雨菲态度是好的,有学习的精神才能不断进步!希望老戴也发挥好这种精神,多向山口、雨菲、小安、马林、辛杜、小拉、奥原等人取经,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
  • 你的偶像是谁?戴资颖:我没有偶像
  • 我倒是觉得老戴说的很实在,偶像嘛没有就没有,也不能硬编嘛~有的应该是榜样和追逐的对象,像郑韶婕、陈雨菲、山口茜、马林、辛杜、奥原、小拉等等,正是这榜样的力量,让老戴不断提高自己,从名不见经传到在历史上有一席之地(起码荣誉和硬实力现役前十没问题了),而且脚步也没有停止,最后趁着这两年人才断档的红利期,继续书写自己的奇迹吧老戴!
  • 4胜3负!国羽男单提前包揽冠亚军,陈雨菲复仇世界第一
  • 都没有人说何周这次打的非常好嘛,肉眼可见的进步
  • 遗憾!渡边勇大因左小腿受伤退赛
  • 日本队这几年成绩不错就是以为练得多参赛多,休息时间少,现在抱团受伤,就如同前几年的国羽,老弱伤残!运动员都不容易.
  • 安赛龙哭着接受采访:我太情绪化了
  • 他根本就没有说过这话也没有表示过自己天下无敌,或许有点轻敌但状态不好同时对手血拼安赛龙,此消彼长比赛就输了
  • 7胜6负!李诗沣轻取屠龙勇士,男双逆转日本世界冠军,凡尘意外出局
  • 八强赛40对选手,中国占据13席,印尼8席,日本6席,韩国5席,大马2席,丹麦、西班牙、荷兰、泰国、中国台北和印度各一席。
  • 桃田:我已经尽力了
  • 桃田说的还是比较诚恳的,这场比赛看得出真的尽力了,第一局很兴奋也打的很积极,但没能拿下,第二局实在是跑不动了,说话实事求是。不像某位拿了一次全英冠军的,飘的哦,都快到月球了,还有那位自称比赛输赢只掌握在她手里的水货,飘的哦,快到火星了
论坛热帖

合作伙伴